酷派李旺:低毛利有助行业洗牌 国内厂商应缓称王

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旺在去年的通信展上,酷派主打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其中5英寸的超大屏的智能手机更是成为会场中的“异类”,成为了国产手机厂商为数不多的亮点。而一年之后,当国内厂商纷纷推出高端期间时,酷派却从高端走向低端,推出了十余款千元价位的普及型智能手机。

在中国移动终端产业链大会暨渠道合作签约仪式上,酷派发布了的8190、8150D等四款TD-SCDMA智能机新品。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旺在发布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手机行业已经“PC”化,低毛利已成为趋势,酷派希望通过维持低毛利实现对行业的洗牌。

这次酷派发布的主要是千元智能机,是不是以后会以低端市场为主?

李旺:不是,酷派肯定不会放弃高端。我们今天发布的产品主要在700-1500元之间,但我们也有高端,比如8950就卖到3000多元。我们的智能手机产品线布局是从4000元到400元,这么大的价格区间都会做智能机,但哪个价格段销量最大?肯定是1000元左右,甚至现在TD是600-700元区间销量最大。

我们看今天的产业格局,高端几乎只剩下了苹果和三星的几款产品,HTC今年都主打2000元级别的产品了。作为一个主流厂商,如果不做主流价格段,你就没有市场地位,也就没有话语权。所以我们会做千元智能机。但我们也会坚持做3000元以上级别的产品,这个价位的产品一定不会丢,而且我们TD-SCDMA、WCDMA、CDMA2000三网都会有这个级别的产品。

这个行业很残酷的一点就是它PC化了。PC大概就是那么几个东西拼起来,大家就知道什么价格了,剩下的就是品牌溢价和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好、品牌好,价格就能卖的高一点,但差距不大。联想在PC行业可能很快要成为出货量第一,你说它品牌一定比别人强?不一定。它主要还是靠规模取胜。智能手机也是这样,品牌能带来的溢价是相当有限的。

近两年来国产手机发展非常迅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0%,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旺:是我们顺应了这个行业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市场,千元机已经成为主流,即使三星的占有率都在迅速下降,HTC还能维持一下,主要是因为价格降下来了,如果不降的话可能就出局了。但它的运营成本那么高,毛利降下来后肯定会亏损,所以它很难降到和国内厂商一样的水平,也就很难在主流价格段抢占市场份额。

在国外市场也是这样。酷派进军北美和欧洲,其实是欧美运营商需要我们进去。欧美运营商的终端大部分都是补贴出去的,现在他们收入不增长,怎么维持毛利?那就只能降低采购成本,找高性价比的终端。中国手机厂商在性价比方面较国际厂商有优势,在控制体系、研发能力、运营支撑方面也有所保证,所以他们会找我们。

低毛利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挑战,你们怎么在低毛利的环境下生存?

李旺:作为厂商,我们高管、股东、员工都希望能有高毛利,但从现实层面来看,维持两到三年的低毛利是好事情,我们要在低毛利去实现生存。我认为要做好一个行业首先就是把行业的毛利压下来,对行业进行洗牌;到把对手基本上都洗掉的时候,这个行业就会重新回归合理。

有两个行业就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是PC行业,联想PC的毛利要比手机高,因为PC行业已经进入了寡头时代,毛利正逐渐回稳。另一个是家电行业,无论是白家电还是黑家电毛利都还不错,因为牌已经洗完了,规模大的企业年销售额1000亿左右,规模小的大概两三百亿,就按么几家企业。

智能手机也是这样,从全行业亏损,到行业基本利润为零,到有些企业开始盈利,到有几家开始利润还不错,一定会有这样的过程。所以我认为今天手机行业里还没有洗完牌,大厂还要进一步规模化、占据市场份额、]改变行业规则,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就能实现盈利。

今年酷派的毛利大概会是多少?

李旺:我们的目标是基本能实现盈利,但是不能赚太多钱,在保持基本的盈亏平衡有一点盈利就行,并且会把这样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我们不会通过亏损去占领市场。

你们怎么看小米现象?

李旺:小米是也顺应了这个行业的变化。五年前雷军做小米肯定做不下去,那个时候电商不行、互联网不行、产业链也不成熟。但是他今天做就做起来了,可能行业里需要那么一个英雄、一个神话。
而且他上来就把价格压得很低,这个事情我们干不了,中华酷联都干不了,因为它是光脚的,我们是穿鞋的。我们有既定的通路,有庞大的分销体系,加上产品期间,我们做不了那么低的价格。

它这样做,我们也不能说它不对,毕竟每家公司有不同的细分市场。但它会不会站到10%、20%的市场份额?我相信也不会。这就像今天的电商企业,炒的十分热闹,赚了很多眼球,但占整个社会的营收比例还是小,还不能成为社会主流。而我们不一样,我们年初预计今年有两千万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现在已经要超过了,我们不可能满足一年几百万的出货量,再回到一个细分市场里。

最近华为、中兴都说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你认为国产手机厂商是否可能通过做操作系统实现差异化,甚至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李旺:十年、二十年不好说,三至五年内我认为很难。实话实说,不只是厂家,政府肯定也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但中国到现在为止,芯片、操作系统没和很多原材料都没有突破,中国最擅长做的是整机的集成。最上游的原材料很多还在日本人手上,芯片和操作系统在美国人手上。往上游走,以中国的科技实力,目前由单独的一家企业来做还很困难,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也希望中国在操作系统方面能有突破,但目前国内厂商所谓做操作系统都是宇龙已经做过的事情,包括被Google封杀的那个系统,不就是封装个东西吗?基于Linux、Win CE或者Android的二次封装我们都做过,只不过我们不会说我们这是操作系统,因为本身底层就是人家的东西,你是在底层上做的你的应用层的封装而已。你天天说你这是操作系统的话,那就会被人封杀掉。

我觉得中国企业还是应该广积粮、缓称王,首先是把集成做好、把品质做好,慢慢往上做。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12年40期,有改动。)

By 抬头365 on 2012/09/29 · Posted in 硬件•数码, 访谈•人物

Be the first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