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里,MHL是最热门的有线视频传输技术之一。它能使用手机的Micro USB将影音传输到电视、PC或液晶显示器上,同时还能给手机充电,得到了三星、索尼、HTC、LG、华为、魅族、小米等众多国内外厂商的支持。
3月18日,研发MHL技术的Silicon Image公司在北京举行了MHL技术展示会,不仅展示了众多支持MHL的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等,还现场演示了通过电视遥控器操控与电视连接的智能手机,以及使用蓝牙手柄在电视上玩手机中的游戏。
会后,Silicon Image移动设备产品营销高级总监David Kuo接受了《电脑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与MHL相比,SlimPort尽管也是个有创意的技术,但没有形成生态系统,并且亮点不足,未来难以取得成功;谈到无线技术与有线技术之间的竞争,他认为二者会长期共存并互相补充。
电脑报:目前MHL技术的普及程度如何?市面上支持MHL的手机有多少?
David Kuo:今年我们预期在全球范围内出货的手机中30%的都将支持MHL。不仅限于高端手机,一些使用联发科芯片、价格在250美元以内的手机已经支持了MHL。我们今年希望让200美元以内的手机也能支持MHL。
电脑报:提供MHL接口会使一台电视的成本增加多少?
David Kuo:非常少。现在的电视都有多个HDMI接口,这些接口后面有一个IC,它们能在这些接口间进行智能切换,并将它们与视频处理器相连。我们就生产这样的IC,而且我们能让同一个IC支持HDMI和MHL两个模式,因此成本并不会有多少增加。
电脑报:目前支持MHL的手机主要是基于Android系统,未来iPhone和Windows Phone手机会支持MHL吗?
David Kuo:我们当然希望MHL出现在更多平台上,因此我们也在和微软以及苹果积极接触,但目前还没有和它们达成一致。
电脑报:除了MHL,SlimPort也是热门的视频传输技术,你认为这两种技术谁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David Kuo:我不否认SlimPort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技术,但它在生态系统的打造和商业化方面没有MHL强劲。SlimPort去年才推向市场,而且它是一种专有的技术,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相比之下,MHL问世已超过三年,形成了庞大的生态系统,许多智能手机、电视机、显示器生产厂商都加入了MHL联盟,截至目前支持MHL的设备总量已经达到了2.2亿台。
我认为SlimPort某种意义上对于MHL是一种肯定,因为它是对MHL三年前的技术的一种模仿,而且并未增加什么新的亮点——SlimPort需要一个转换器才能连接电视,而且如今它仍旧不支持通过电视给移动设备充电,也不支持使用遥控器控制手机。我认为在技术进步如此之快的背景下,这样的技术很难获得成功。
电脑报:许多人认为无线传输将是未来的趋势,AirPlay、DLNA、Miracast等无线传输技术也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与它们相比,以MHL为代表的有线传输技术有什么优势?
David Kuo: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有更便捷的无线连接,但我们认为有线和无线将始终互补。就像以太网和WiFi——每一个笔记本电脑都有WiFi,但它们同样支持以太网连接;当我们在办公室工作时,我们可能会选择有线连接,因为它更稳定、更有保障、速度更快。
如今有WiFi Display、Miracast、DLNA这些无线技术,但它们不能做所有的事情,比如WiFi Display可以在播放在线视频方面做得不错——如果你只是看电影,它能有不错的表现,因为视频对带宽要求不高;但如果你想玩游戏,它的效果就不理想,会存在延时,这是玩家无法容忍的,而有线连接则不会出现延时的问题。MHL还能够给手机充电,这也是无线技术无法做到的。
当然Silicon Image也在研发无线技术WirelessHD,它支持UHD,几乎没有延时,和有线连接相当接近。
电脑报: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智能电视盒产品,例如Apple TV,它们也能让电视播放在线视频、玩游戏,MHL如何应对它们带来的竞争?
David Kuo: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Apple TV;如果你需要某项服务,你完全可以从智能手机中获得。也许你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竞争,但我有智能手机,它可以连接所有的东西,我不需要买Apple TV或者其他的智能电视盒。
电脑报:当前MHL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David Kuo:是如何持续地推广MHL的技术,让更多人了解它。如今每个人都知道智能手机很强大,而我们需要让用户了解MHL能够提升智能手机的体验,更好地发挥手机的性能。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13年第12期,有改动。)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