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外国学校里的IT,许多人一定对影片里美国课堂上整教室的Macbook印象深刻。不过在英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尤其在我就读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这样一所以社会科学著称、没有正统理工科专业的学校里,携带笔记本电脑上课的人很少,多数学生还是更习惯用纸和笔做课堂记录。
不过走出课堂,却是另一番景象,从教学楼到图书馆,再到学校的餐厅和咖啡厅,抱着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同学随处可见;而WiFi也已覆盖了整个校园,只要拥有学校的ID,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免费上网。
那么,英国学校里的IT还有哪些特色呢?还是来说说我个人的体会吧。
一站式的教学平台
在如今这个学科大融合的时代,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需要大量修读本专业以外的课程,例如法学的学生可能想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管理学的学生可能要学政治学和心理学。可是,学校对每门课的报名人数做了限制,一些课程间的时间安排也可能冲突,该怎么办呢?
LSE试图用一个名叫Moodle(moodle.lse.ac.uk)的一站式在线教学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在Moodle上,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主页。学期开始前,老师们会把自己课程的总体介绍和每堂课的详细安排填写好,供学生们选课时参考。课程开始后,每堂课前老师会上传需要阅读的材料;上完课后,他们还会将课件及自己录制的课堂录音上传到这里。Moodle和图书馆系统无缝对接,点击资料文献的链接后,即可直接跳转到图书馆网站上该文献的页面进行检索或阅读。LSE学生们可以使用学校分配的ID在Moodle上自由选择课程“旁听”,每选择一门课,就会自动订阅这门课的通知,无论是否去课堂上课,每堂课的要求和课程变动信息都会自动发送到选课人的邮箱里。有了Moodle,学生们不必因为错过一两节课而担心,也不用为无法选上心仪的跨学科课程而烦恼。
事实上很多国内的高校也拥有类似的在线教学平台,但其中大多数的使用频率都很低。相比之下,LSE的Moodle最大的特色正是在于它已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充分认可,成为师生们不可或缺的教学平台。这在一个社科院校尤为难得。一位老师告诉我,起初大多数师生都并不习惯这个平台,但学校一方面将Moodle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们课程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不断对其优化,增加新功能并提升用户体验。终于,在年轻老师的带动下,全球知名的教授们也将自己的教学资料上传到这一平台;而随着内容的丰富,Moodle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学生寻找学习与备考资料的首选之处。
“有限”的校园网
在英国,Facebook和Twitter无所不在,不过如果你因此以为在这里可以无限制地上网,那就错了。事实上,许多的不合法的网站都会被屏蔽,例如著名的BT站点海盗湾前不久就遭到英国法院下令封杀。在学校里,受到限制的站点就更多了。
我居住的伦敦大学校际宿舍为每个学生提供了10M的宽带,实际使用时网速相当不错,而且无须另外缴费。不过,学校制定了严格的上网规定,一方面,每周每个端口的流量上限被设定为14GB,如果超过这一流量,接下来的一周将会被限速;另一方面,含有色情、暴力以及非法内容的网站以及P2P网站都被禁止访问。不仅如此,学校如果能给出明确的理由认定学生违反了规定,还将有权利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相应的,在技术上,学校也对网络做了限制,被禁止访问的网站(如eMule官网)都被列入了黑名单,遭到了屏蔽;一些P2P的软件也无法正常使用。
宿舍的网站上介绍说,做出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网络尽可能被用于学习与基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考虑到宿舍中的部分学生未满18岁。事实上,学校是鼓励学生们使用电脑与互联网进行学习的。例如,每一个宿舍都设有一个小型的自习室,里面有数台电脑供学生免费上网。宿舍的上网规定中也设置了例外条款:如有与学习相关的需求,经申请并得到批准后,可以获得访问被禁止网站的权限。
(本文刊登于《电脑报》2012年第28期,有改动。)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