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一财经日报》用100条微博波点评了2010年的十个IT大事,也让我这个IT爱好者和“十大”爱好者看到了一种新的写十大和点评IT的方式。 由于个人精力有限,我无法为没见事情写出十条微博,于是我选择了用总共十条微博来点评我心目中的2010年十大IT热点,也给我这个于2010年中改版并 更侧重IT的博客做一个收尾。
以下便是我用微博体写的十大IT热点,每一条都完全利用了新浪微博限制的140个字。
#平板电脑# 的兴起再一次证明,在研发成本相对较高的领域,例如硬件相关领域,蓝海永远只属于某些特定的企业。iPad如同苹果过去的许多产品那样,在一片质疑声中问世,却不仅迅速风靡全球,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它也再一次证明,在IT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未必就不能成为获利最多的赢家。
#新浪微博# 的成功,技术和非技术的墙功不可没:没有Twitter的屏蔽、饭否的关闭,就没有新浪微博今天的繁荣。许多业内人士为之鼓噪,但如同新浪博客一样,运营在一家“传统媒体”手中,它依旧是中心化的,并没有多大的革命性意义。但国内的记者在这个平台上首次以一个群体出现,却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谷歌# 的 “退出中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决策,他们没有误判北京的强硬,却高估了中国网民的素质:当“爱国者”们将其称为“美国狗”时,谷歌与墙的战争便必败无 疑了。更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未因此在美国本土获得多少支持,于是当股民们用脚投票时,这个众矢之的的企业便只能灰溜溜的“回来”了。
#企业发展周期律# 正笼罩着整个IT业。Novell和Palm即将成为记忆中的名词;微软的股价在近十年几近停滞;上一个十年之初风光无限的诺基亚和雅虎,十年之后同时遇到了困境;近五年来所向披靡的谷歌也在2010年遭遇瓶颈。苹果稳定的增长似乎在改变这一定律,可又有谁能保证他们在乔布斯离去后继续前进呢?
#3Q大战# 没有赢家,但能暴露中国互联网一些也算是其一大贡献。在瞬息万变的IT界,法律既无法保护创新型企业不被抄袭挤垮,也无法让一家企业的产品不占有道德制高点的人肆意破坏,更保障用户正常使用免费服务的权利。IT成了另一个华尔街,让相对的外行来制定规则,注定无法限制想钻空子的业内人士们。
#富士康跳楼事件# 是富士康的问题,也是中国产业结构的问题,但在这一具体事件上,更是媒体的问题。残酷的肥皂剧确实吸引眼球,但富士康相比其他企业,远没有媒体渲染此事后给人的印象那般糟糕。如今,富士康的员工福利有所提高,整个代工产业的环境却恶劣依旧;10个亡灵没能改变神马,只是浮云罢了。
#水军# 是一个被埋没的狠角色,2010年的很多风云,都和其密不可分。他们一度在牛奶门中浮出水面,但很快又淹没在其他话题中,继续暗中影响着网络舆论甚至整体舆情。它们也注定无法被和谐,因为他们有个和谐的亲戚——五毛。企业们憎恨他们,却不得不利用他们。而天真的网民们,永远只是被愚弄的对象。
#维基解密# 影 响的不仅是美国,它公布的文件正损害者各国政府的形象。美国政府虽然愤怒,碍于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敢贸然行动;英国抓了阿桑奇,却迫于压力允许其保释;同样 受攻击的中国则一方面将其和谐,一方面又让舆论将这一事件打造为美国言论自由的反面案例。几相对比,高下立判,实在是绝妙的讽刺。
#三网融合# 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在很多国家,只要企业有实力,同时提供这几种服务并无多少障碍;然而在中国,这却成了一个让业界持续争论数年、让部委间掐的你死我活、最终得靠国务院排版的大问题。如今政策下来了大半年,这个事情竟然依旧停留在纸面上。对于电信三巨头来说,3G难,三网融合难上加难。
#Web已死# 可谓是2010年IT界最震撼的争论。在Google携Chrome大行其道之时,这个大胆的说法似乎有些过于超前;但雅虎的沉沦与客户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日趋普及,却又给了它足够的支撑。“互联网永生”不会有错, Web是否终将消亡,现在则还难以预知。无论如何,正是这样的争论推动着IT业不断前进。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