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互联网观察互联网与社会 › 为什么说QQ圈子涉嫌侵犯隐私?

为什么说QQ圈子涉嫌侵犯隐私?

QQ圈子QQ圈子一上线便引来诸多争议,这个能够将用户的好友和好友的好友按关系分成一个个圈子,并将大多数人的真实姓名显示出来的社交平台让许多体验者感到“恐怖”。用户们在感叹腾讯已经掌握了中国社会的关系图谱的同时,也纷纷抱怨社交时代让人们无处藏身。然而,尽管不少媒体、业界人士都注意到了这一产品带来的隐私方面的问题,但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人直接指责QQ圈子侵犯隐私。

QQ圈子涉及的隐私争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开了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关系,二是公开了用户的真实姓名。前者是个相对较新的问题,讨论起来比较复杂,这里主要讨论后者,即获取并向陌生用户公开一个用户的真实姓名是否属于侵犯隐私的行为?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

  • 姓名是否属于隐私?
  • 获取及公开真实姓名是否得到了用户的授权?
  • 这种行为是否被包含在腾讯声明的例外情况的范畴内?

在国内对于隐私缺少明文法律界定(仅有《侵权责任法》提及了隐私权,但未做具体解释)的情况下,不妨先看看腾讯QQ的用户协议(《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有关隐私的部分:

3.9 用户同意个人隐私信息是指那些能够对用户进行个人辨识或涉及个人通信的信息,包括下列信息: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IP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信息。而非个人隐私信息是指用户对本软件的操作状态以及使用习惯等一些明确且客观反映在腾讯服务器端的基本记录信息和其他一切个人隐私信息范围外的普通信息。 尊重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私有性是腾讯的一贯制度,腾讯将会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除法律或有法律赋予权限的政府部门要求或用户同意等原因外,腾讯未经用户同意不向除合作单位以外的第三方公开、 透露用户个人隐私信息。 但是用户在注册时选择或同意,或用户与腾讯及合作单位之间就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公开或使用另有约定的除外,同时用户应自行承担因此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腾讯对此不予负责。同时为了运营和改善腾讯的技术和服务,我们将可能会自己收集使用或向第三方提供用户的非个人隐私信息,这将有助于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3.9.1 一般而言,腾讯公司基于下列原因需要使用到用户的信息资源:(1)执行软件验证服务;(2)执行软件升级服务;(3)提高用户的使用安全性并提供客户支持;(4)因用户使用腾讯QQ特定功能或因用户要求腾讯或合作单位提供特定服务时,腾讯或合作单位则需要把用户的信息提供给与此相关联的第三方;(5)将各种非个人隐私数据用于商业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向第三方提供增值服务、广告、定位广告、营销、联合注册其它服务、促销或其它任何活动(统称为“商业活动”);(6)执行腾讯的《隐私保护声明》,用户可访问腾讯网站查阅该声明;(7)其他有利于用户和腾讯利益的。

根据腾讯的说法,首先,用户的姓名是属于隐私的。

第二,腾讯官方在QQ圈子主页的FAQ中表示:“QQ备注名是圈子中人名的唯一来源”。根据腾讯用户协议的说法,备注并不属于填写备注人的隐私;但如果备注内容是被备注用户的真实姓名,那么就属于被备注人的隐私。通常情况下,一个用户为其好友填写备注时,其好友是不知情的,也就是说,腾讯可能被备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被备注人的真实姓名搜集并向QQ圈子的用户公开(2012版QQ的好友推荐同样存在这一情况),显然这是未经用户授权的行为。

第三,腾讯在QQ圈子中公开用户的真实姓名,显然不涉及“法律或有法律赋予权限的政府部门要求或用户同意等原因”,QQ圈子的用户也不是“合作单位”,同时腾讯与被备注人之间也没有“就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公开或使用另有约定”。因此,QQ圈子的这一做法并未被包含在腾讯声明的例外情况的范畴内。

所以,尽管腾讯的用户条款写的十分“霸王”,但QQ圈子将用户真实姓名公开的做法仍旧违反了该条款隐私的部分。那么根据这一条款,可以认为QQ圈子已涉嫌侵犯用户隐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