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互联网观察 › 评3Q大战:周鸿祎仍未吸取3721失败的教训

评3Q大战:周鸿祎仍未吸取3721失败的教训

两个用户数量过亿的软件完全对立,迫使用户二者选一,用“2010年中国互联网第一肥皂剧”已不足以形容360与腾讯的PK,这场商战已然成为中国IT业界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恶斗”。下面是今天之后我对于这一事件的几点评价。

一、腾讯无奈中做出的是最合适的决定

在360推出扣扣保镖的情况下,摆在腾讯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忍气吞声,完全依靠法律等非技术途径解决;二是用技术手段让QQ与扣扣保镖无法共存;三是如现在这样,让QQ与360全线产品完全对立。

腾讯确实选择了起诉,但司法程序十分缓慢,眼前局势又异常危急:360靠水军、病毒营销、抢占道德制高点等手段推广扣扣保镖,等于阻断了腾讯的财路;尤其 是360高调宣称扣扣保镖下载人数创纪录,此时腾讯在舆论上已处于弱势,通过传统的公关渠道以无法扭转局势。本着对股东负责的原则,腾讯的管理团队必然不 会坐等局势继续恶化。
直接针对扣扣保镖看似是个比较折衷,也能够让用户理解的选择。然而,前天各大媒体对于360IM的报道说明,无论是隐私保护器还是扣扣保镖,都只是 360扩张的一步棋;360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建立像腾讯那样的及交友、娱乐、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并以此盈利。面对这种情况,即使腾讯能够成 功迫使扣扣保镖下线,如果无法在短期内扭转舆论,而360在不久之后发布IM,向腾讯发动总攻,此时QQ的不可替代性便会受到削弱,到时腾讯再想反击恐怕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最终,腾讯选择的是彻底与360进行决战,甚至不惜牺牲用户,牺牲短期内的股价。用户的强烈反弹是可想而知的,毕竟是腾讯而非360强迫用户做出选择。但 对于腾讯来说,这是长痛不如短痛的选择,即便360可以博得用户同情,也终究无法改变产品地位不对等的事实。从腾讯关闭WebQQ来看,此次他们是下定决 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毕竟对他们来说,即便损失数千万乃至上亿用户,也要好过用户对其产品的依赖性减弱。毕竟用户还可以通过营销、公关等手法找回来,如 果失去了市场地位,想再重夺江山就很困难了。纯从商业角度来说,相对于前两条,这其实是无奈之中最合适的选择。

二、周鸿祎仍未吸取3721的教训

3721的失败,其本质并不在于它有多么“流氓”,事实上很多软件都做过类似的事情,最后也能够存活下去。周鸿祎从3721的失败中领会到了道德的重要 性,领教到了舆论的力量,试图用一款安全软件改变过去的形象。然而,根本性的错误,他却始终在犯,那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实力。

当年3721红极一时,装机量在当时的网民基数下已不算少,然而它却并没有多高的门槛,没有多少不可替代性,用户忠诚度并不算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计后果的盲目扩张,自然导致最后一击即溃。

如今的360情况类似,虽说装机数量巨大,号称超过3亿,用户忠诚度也并不算低,但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相比,还只能算是个暴发户;说暴发户都有 些勉强,因为迄今为止他们还并未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用艾瑞杨伟庆的话来说,还处于“自宫期”。即便有了道德制高点,有了舆论后盾,挑战腾讯依旧有些以卵 击石的味道。即便是强如百度,也很少正面与腾讯发生冲突;搜狐倒是曾与腾讯对簿公堂,但他们也并未与腾讯如这般势同水火,更没有拿腾讯的软件开刀到。 360如今的做法,实在是有些高估了自己的实力,面对腾讯的终极决战,如果处理不好,最后的结局恐怕就如3721一般。

三、水军制造的沉默的螺旋影响了部分网民的理性

在各大网站留言板、各大论坛、各大SNS,网民几乎一边倒的攻击腾讯,支持360。当然,这其中不乏很多360以及腾讯的敌对公司所雇佣的水军,但多数普 通网民的态度也基本类似。(很有意思的是,这个现象只出现在门户网站上,在Donews、cnBeta和驱动之家等IT网站上,情况截然相仿,至少是一半 对一般,甚至反对360的更多;我想这大概谁水军们实力不够或者不屑于光顾小众网站的缘故吧)

对腾讯不满可以理解,毕竟是他们强迫用户做出选择,并且单方面终止服务有违约之嫌。但相比360,腾讯至少遵守行业规则,即便遭受如此侵犯,也没有私自改 动或直接强行卸载对方软件(如360对金山网盾的做法),在这一点上,腾讯显然要比360显得更为克制。然而多数网民看不到这些,只看到腾讯强迫他们做出 选择;甚至,不少人纯粹因为反对腾讯而支持360。这些并不是理性的做法。当然,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一部分网民可能是受到了水军的影响:在水军以一当十 的影响下,感情上的愤怒得意顺利表达,而理性的思考则被吸入了强大的沉默的螺旋中。

即便是强迫网民做出选择,至少,在万般无奈情况下,腾讯仍旧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从某个角度看,这确实是不尊重用户,其实我也从未指望腾讯会真正的尊重用 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腾讯还是留给了用户选择的权利,至少没有像微软对待古巴、叙利亚等国的用户那样,直接单方面终止这些国家的MSN服务,让用户没有 任何选择的余地。在中国,有人可以不让你上Facebook、Twitter、Youtube,不让你上很多有价值的网站,却不给你任何理由,更不给你任何决定的权利,没多少人说自己被强迫;腾讯好歹给了用户二选一的权利,好歹给了一个有些牵强的理由,大多数人反倒认为这是一种强迫。

当然,360这样的软件能够生存,并获得如今这样的成功,本身也是中国网民素质的一种侧面写照。杀毒软件免费并没有错,但360能在业界站稳脚跟靠的是 360安全卫士,早期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盗版的Windows打补丁。一款鼓励大家使用盗版系统的所谓安全软件能够收到如此欢迎,对于中国软件业来说, 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理性地看待一个软件,就不应该仅考虑用户感受,还要考虑这个软件以及其背后公司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苹果皮又有创新,又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实惠,为什么没人 敢投资?为什么没法大规模量产?因为它改变了iTouch的功能,只要没有得到苹果公司授权,它就是非法的。同样,彩虹QQ、飘云QQ等能够屏蔽QQ广 告、能够显IP,也有很好的用户体验,为什么不能继续做下去?因为他们改动了QQ的功能,是不合法的。扣扣保镖也是一样的,即便它能够用户带来便利,也不 代表它就应该生存下去。(当然,即便这样,腾讯所做也是违法的,前文说腾讯的选择合适是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并非从道德角度的赞许)

改动它人软件和模仿,究竟哪个更严重,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雨林木风当年篡改Windows XP,最终因为违法险遭解散;而后他们修改开源的Ubuntu模仿XP界面,外观上看几可以假乱真,微软随不满,却也无能为力。一个是法律层面上的事情,一个是道德层面上的事情,不应相提并论。

发表评论